金融知识
金融知识之理财知识篇
一、家庭理财规划
(一)如何进行家庭理财
家庭理财是关于如何计划家庭收支、如何管理家庭财富的学问。正确的理财,可以避免无谓的浪费,增加家庭财富,储备家庭财力,过上更加富裕的生活。
家庭理财包括开源和节流两个方面。开源指增加收入和让家庭现有资产增值,节流指节省支出与合理调节家庭消费结构,通过长期合理的家庭财政安排,实现家庭成员所希望达到的理想经济目标。
(二)制订家庭理财规划
理财做得好,首先要有全盘规划。家庭理财规划是指在全面考察收支状况、家庭资产财务情况后,根据家庭理财目标和个人的实际情况,灵活制订合理的家庭投资理财方案。
每个家庭或个人都应有自身的资产负债表并定期跟踪(可参考下表),对影响家庭资产负债表扩张(收缩)或内部结构变化的重大事项(如购房、买车)要予以足够的重视。通过与资产负债表相关的三个主要指标即流动性比率、负债收入比和资产负债率可以监测自身的财务健康状况。
(三)养老理财规划
在我国现行养老保障体系下,我国退休人员的养老待遇主要依赖“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由企业自主建立的“第二支柱”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对参保职工的养老保障作用相对有限;但值得期待的是,“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1]政策全面推出后,个人客户可享受政府税收优惠,自主选择银行、保险、基金等各类专属养老产品和服务,满足养老保障需求,做好适合生命周期的养老金融储备,改善家庭资产配置。
现阶段,基本养老金替代率处于较低水平,为保障退休生活质量,越来越多人选择银行理财产品作为稳健、可靠的养老投资渠道。
银行发行的养老理财产品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投资期限较长,没有流动性设计;二是投资金额总量较大,部分产品为累积型,鼓励客户长期持有;三是追逐长期收益,根据客户的年龄结构设计差异化的风险投资策略;四是针对老年人需求,部分银行推出综合性养老理财业务,提供个性化的增值服务。
二、树立理财风险防范意识
(一)了解产品
消费者在购买理财产品时,应仔细阅读理财产品说明书、合同条款等信息,充分理解理财产品的各项要素,重点关注产品期限、 投资方向或挂钩标的、流动性、预期收益率、产品风险等。
(二)了解自己及家庭
消费者在选购理财产品前,应综合权衡自己的财务状况、风险偏好、风险承受能力和预期收入、流动性需求等,不盲听、盲信、盲从,不追逐“热门”产品。在购买理财产品前,应配合银行人员认真完成风险评估内容,并综合考虑评估结果,产品特性和个人情况选择产品。
一是做金钱的主人。树立钱是为人服务的观念,积累财富的目的是为了让家庭拥有更加美好的生活。
二是改变“资金少就无法投资”的观念。不管家庭财力的情况如何,都应根据自身资产管理和养老储备需求,选择合适的金融产品。
三是学会对大宗财富支出进行规划。对家庭的大额消费进行合理计划,可以优化家庭支出的结构。
四是学会投资,让钱生钱。财富是有时间价值的,如果我们不会进行有效的金融投资,现金资产就会被通货膨胀所侵蚀,所以家庭生活需要理财,要学会让家庭财富保值增值,发挥专业产品抵御通胀、产品久期、市场化投资保障能力。
五是善于控制投资风险,避免重大的家庭财产损失。
六是要有风险责任意识。投资必定有风险,特别是股票、期货等投资工具,高收益必定有高风险,消费者要有风险自担的意识,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善于积累分析投资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
(三)确定选择
消费者可以从购买行为中获得利益,同时也要为自己的购买行为负责,承担相应的风险.消费者要在充分理解理财产品风险的前提下,在风险揭示书上对风险评估结果签字确认并亲笔抄录:“本人已经阅读风险揭示,愿意承担投资风险”。在确定购买理财产品后,需签署相关协议,一旦签字认可,消费者即须根据合同内容履行买者责任。
(四)跟踪变动
在理财产品存续期内,消费者应持续关注理财产品的投资运作与收益表现,通过致电咨询或向消费者经理了解等多种方式掌握相关的产品信息,以便能够及时了解产品的收益、风险等状况。
(五)关注账户
理财产品到期后,消费者应及时关注投资本金和收益是否按照合同约定返还至理财账户,以便能够及时进行新的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