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珠江时报》报道 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成立于1952年,走过近60年风雨历程的南海农村信用社目前正以组建农商行为目标,加速推进改革步伐,力争2010年实现产权升级达标。一旦转制成为农商行,其经营业务范围将进一步扩大,金融产品创新方面将有更多自主权,可以更好地服务南海的经济发展。
经济向好推动产权升级 南海农村信用社主要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我国经济总体向好的趋势基本确定。南海经济受广佛同城化带动进一步加快发展,房地产市场活跃,外部经济环境良好。而地方党政高度重视,广东首批三家农信社改制升级为“农商行”的示范效应突显。这些都有利于加快推进南海农村信用社产权升级。 根据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实施意见》及佛山市政府的有关文件精神,南海农村信用社于2009年7月全面启动产权升级工作。目前,有关产权升级达标的各项工作正稳步推进。南海农村信用社制订了升级达标工作计划和主要措施,南海区政府成立了农信社改革领导小组。目前,以土地溢价处置解决南海农村信用社历史包袱的重大项目已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
优化信贷投向,提升资产质量 农商行的筹建工作,包括清产核资、清理股权、处置不良资产等诸多工作。 为此,2010年,南海农村信用社将通过全力压降不良资产,优化信贷投向,通过业务发展不断增创效益,核销不良,来提升资产质量。其中,将充分利用南海农村信用社资金头寸充足的优势,通过适当放宽对信用债券的投资,进一步优化持债结构和提高债券资产整体收益和主动负债,通过正回购融资买债适当放大规模进行套利等资金营运新思路,增收创利。同时,进一步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继续做好费用的合理控制以及税务筹划工作,争取实现效益最大化。 此外,南海农村信用社还将积极扩展优质资产,稀释不良比例。该社将紧密结合该社实际和南海地方经济的产业特点,拓展专业市场、工业园区市场,扶持优质中小企业客户群体,支持中心城镇建设、专业批发市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项目建设;继续加大对中小企业支持力度,优先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自主品牌、产品科技含量高和成长性良好的中小企业,特别是制造业,适度介入公路、教育、医疗、环保等建设项目以及房地产项目;开拓微小企业、个体工商户信贷市场。
定向募集股金 股权适度集中 为实现产权升级达标,南海农村信用社按以下原则规划部署改制工作:尊重改革的“权威性”、确保过程的“合规性”、保证评估的“真实性”、注重发展的“战略性”。 在发展战略方面,着眼于提高法人治理中重大决议的效能,择机定向募集股金,改变南海农村信用社股东数多、股权相对分散的现状,使股权结构趋于合理,股权适度集中。及早研究并确定南海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未来发展目标和战略定位。在现有资源基础上,重新包装并推出涉及网点装修、员工制服和行为规范等方面的全方位的具有南海地方特色的现代化的农村商业银行新形象。 按照农信社改革的有关精神,实现产权升级达标、组建商业银行,其门槛非常高,要求非常严,其中的几项硬指标必须达到要求,即五级分类不良贷款占比将降至5%以下,资本充足率达到8%以上,贷款拨备充足率达到100%以上。如2010年上半年能按计划处置完成不良贷款的硬性指标,在每股净资产最大化的基础上,南海农村信用社拟于下半年视情况进行溢价增资扩股,其溢价部分拟用于置换不良贷款及处置非信贷不良资产,使资本充足率超过8%,达到改制农商行要求。
为城市化提供更强劲金融支撑 南海农信社主要负责人表示,今年南海农村信用社将全力推进以组建农商行为目标的产权升级达标工作,力争在10月左右顺利达标。若能如期顺利达到组建农商行的各项硬指标,该社将于2010年年末提出筹建农商行申请,并按要求程序开展组建工作。 改制后的南海农村商业银行,将继续坚持扎根南海,立足南海城镇社区、坚持服务中小企业和“三农”不动摇,发挥地缘优势,不断提升其服务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细分市场、细分客户,优化信贷投向,加快信贷业务品种和服务手段的创新,积极推行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业务,增强市场竞争手段,拓展新的客户群体,切实有效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如新兴发展区域、新兴消费行业、青年群体等都是一些可重点经营方向,并使之成为未来农商行的忠实客户群体。 改制对南海农村信用社的广大客户是一件大好事。届时,新成立的农商行将突破以往在政策上对农信社的诸多限制,特别在业务准入、经营范围等方面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诸多先进并适合南海当地客户的新业务将开发出来,更多优质的产品将面向广大客户;同时,经营管理将进一步规范,客户能享受到我们更优质的金融服务。 改制后成立的南海农村商业银行拥有更具竞争力的股权结构和管理架构,必将进一步发挥改革的后发优势,壮大地方金融实力,为城市化进程提供更强劲的金融支持,更高效地履行资源配置职能,促进地方产业升级,为企业和市民提供更快更好的金融服务,为广大股东创造巨大的股权财富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