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南海农商银行官方网站!本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 首页 个人金融 消费者权益保护 主题活动

主题活动

【3·15宣教】以案说险:警惕以突发事故为名的诈骗

发布时间:2024-03-08 信息来源:
  

 

电信诈骗手段五花八门,上当受骗的普通群众数量上升,很多上当群众稍不留神极容易掉进不法分子的圈套,从而导致自身资金安全受到损害。

 

案例:

近期,某农商银行网点发现客户在转账或现金存取时存在疑似陷入诈骗陷阱的表现,工作人员以小见大,捕捉细节,成功拦截了诈骗事件,帮助消费者守牢钱袋子。某日,客户邓某到某农商银行网点,要求从定期一本通中销户提取3万元现金,声称其孙子结婚用。见客户神色可疑,接待柜员和运营主管尝试从客户口中了解孙子的情况,但客户不配合,只强烈要求支取现金。后经我行工作人员、客户家属及驻村警官合力沟通得知,原来是“孙子”通过电话联系客户,称其与同学聚会,外出喝酒,与别人发生冲突,导致对方受伤,现被警方扣留,但对方愿意和解,需要赔偿对方5.8万元医药费,否则会留有案底,影响毕业和以后工作。“孙子”还叮嘱客户不要告知他人,并引导客户分2次取款,且不要在同一家银行办理。接着,客户家属马上通过微信视频通话核实到孙子并未发生上述事件。最后,客户在我行工作人员、客户家属及警方的协助下,成功识破了不法分子的阴谋,守住了自己的钱袋子。

 

分析:

1、易中招人群

普遍是中老年人群,该群体对社会中诈骗案例认知不多,接触较少,分析诈骗能力较弱,更容易成为犯罪分子诈骗目标。

2、擅用心理手段唆使受害人避开常规求助渠道

一般此种骗局诈骗手段相对高明,不法分子会通过利用受害人对身边之人遭遇突发事件的关切心理,以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理念实施诈骗,并顺理成章唆使受害人避开官方监查渠道进行资金转移。

 

风险提示:

1、陌生电话勿轻信,对方身份要核清。

2、警惕虚假事故,识别突发骗局

3、保护个人信息,谨防泄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