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上旬以来,为进一步贯彻落实银监会和省联社关于全面启动"金融服务进村入社区"、"阳光信贷"和"富民惠农金融创新"三大工程有关精神,我行高度重视,精心谋划,在推进支农服务"三大工程"建设上获得良好开局。截至目前,我行上述工程已全面完成方案制定、组织架构搭建、项目宣传等各项前期工作,各项工作正多角度全方位向推广实施阶段纵深推进,并在多个项目上取得实质性进展。
组织严密 方案具体
为确保"三大工程"顺利推进并取得实效,我行高度重视,成立了由总行杨代平行长任组长,赵国俊、龙中湘、陈晨华副行长任副组长的"三大工程"领导小组,分设了公司业务促进组、个人业务促进组、风险防范组以及政策宣传组四个专门的工作小组,并结合我行实际研究制定了详细的推广实施方案,明确了活动工作目标及意义、组织领导及职责、具体工作步骤及相关工作要求等,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此外,总行要求下辖各支行成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架构,确保"三大工程"各项工作的具体落实。
重点突出 措施得力
在"三大工程"推进过程中,我行注重结合南海本地经济特点,突出地方特色。如在"富民惠农金融创新"工程推进中,我行着重强化对农业创新的信贷支持,不断深挖南海区内农贸批发市场、农产品物流中心和农村基础设施更新改造等项目的融资需求,重点支持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和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项目建设。对列入区政府"三旧改造"试点工程的镇乡优质项目进行贴身跟进,推进农业技术改造、创新和农业企业转型升级。在"阳光信贷"工程方面,我行针对中小微企业融资"短、少、频、急"的特点,明确承诺办理时限,对每一笔贷款申请,从受理申请、贷前调查到贷中审查、审批、发放的每个环节均合理确定办结时间,及时告知客户,提高办贷效率,对不符合受理条件的,也要在限定时间内通知申请人并说明原因。在"金融服务进村入社区"工程的推进过程中,我行以农商行挂牌为契机,以网点建设为突破口,在全区范围内继续推行新CI品牌的形象网点建设,重点对网点场所及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增设在行自助设备,完善服务功能,加快网点转型步伐的同时也树立我行全新的对外形象。
特色鲜明 重在创新
根据实施方案,我行在"三大工程"的推进上,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在整体计划上突出"特色"和"创新"。如在"富民惠农金融创新"工程方面,我行在操作规程和内部管理制度上突出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提升金融服务的普惠性。同时注重八大方面的创新,即理念创新:以专业化的经营、特色化的产品、差异化的服务、精细化的管理作为农村金融理念创新的基本原则;组织创新:按照"流程银行"要求构建以农村金融服务为核心的组织架构,建立健全跨部门、跨层级的良好信息沟通和紧密业务协作机制;产品创新:根据农村金融服务对象、行业特点、需求差异,细分客户群体,积极开发符合农村经济特点和农户消费习惯的金融产品;担保方式创新:在有效防范信用风险的前提下,创新开办多种担保方式的涉农贷款业务,在全面调查农户信用状况等"软信息"的基础上适当降低担保门槛和抵押贷款比重;商业模式创新:实现对农户、商户、农企的标准化、批量化、规模化的营销、服务和管理;业务流程创新:探索推行在线审批方式,对专业化市场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等风险特征类似的客户群体可以探索采用集中授信方式;服务渠道创新:拓宽授信业务申请渠道,利用通讯、网络、自助终端等科技手段广泛受理客户申请,鼓励有条件的分支机构推广农户贷款"一站式"服务,开办自助循环贷款业务。加快推进农村地区支付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探索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灵活、便捷的服务方式,逐步扩展服务功能,延伸服务范围;信用体系建设创新:完善区域信用评价体系,创新农户信息采集方式,建立农户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建立健全农户经济档案,全面记录农户贷款还款情况,加强各类信用信息的收集管理工作,引导增强农户信用意识,为开展产品服务创新打造良好外部信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