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南海农商银行官方网站!本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 首页 个人金融 消费者权益保护 主题活动

主题活动

以案说险:警惕网贷诈骗,守好资金安全

发布时间:2025-06-16 信息来源:
  

一、案例简介

小林是一位个体经营者,近期因资金周转困难,在网上搜索贷款信息。随后,他点击了一个看似正规的贷款平台链接,并填写了个人资料。不久,小林接到自称该平台客服的电话,并通过贷款审批。十几分钟后,对方称已放款,但由于小林输错卡号,姓名与卡号不匹配,涉及骗贷,导致资金被银保监会冻结,并出具相关“红头文件”。小林急于洗脱嫌疑放款,便按照对方要求缴纳解冻保证金。可转完账后,不仅没收到贷款,再联系客服时,对方电话已无法接通,平台也无法登录,小林才意识到自己被骗。

 

二、案例分析

在这个案例中,诈骗分子利用了小林急需资金、胆小怕事的心理,抓住其对网络贷款流程不熟悉、法律意识不足的弱点。通过后台更改数据,制造小林填错卡号的错觉,诱导小林缴纳“解冻保证金”。小林未对贷款平台和客服身份进行有效核实,也未意识到正规监管机构不会要求消费者缴纳“解冻保证金”这一关键要点,轻易相信诈骗分子,最终造成财产损失。

 

三、风险提示

1.选择正规机构:办理贷款务必选择银行、持牌金融机构等正规渠道,可通过官方网站、官方客服电话了解贷款业务,切勿随意点击不明链接或轻信网络上的贷款广告。

2.莫信“解冻保证金”:正规监管机构不会要求消费者缴纳“解冻保证金”。若遇到要求提前缴费才能解冻的情况,无论对方给出何种理由,都要坚决拒绝,这是常见诈骗手段。

3.保护个人信息:不要在不可信的网站或APP上随意填写个人身份信息、银行卡号、验证码等敏感信息,以防被不法分子利用进行诈骗。

      4.谨慎核实身份:对于自称贷款平台客服的人员,可通过贷款机构官方渠道回拨电话核实其身份真实性,不能仅凭对方提供的联系方式沟通,避免被假冒客服蒙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