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南海农商银行官方网站!本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 首页 个人金融 消费者权益保护 主题活动

主题活动

【315】以案说险:警惕非法金融中介,守护财富安全底线

发布时间:2025-03-11 信息来源:
  

一、案例详情

吴女士是一位个体工商户,受市场环境影响,店铺资金周转困难,急需一笔钱进货。她在网上搜索贷款信息时,看到一家声称“快速贷款,无需抵押,低息放款”的金融中介广告,便拨通了联系电话。

中介人员热情地告诉张女士,只要提供身份证、营业执照等资料,无需抵押,仅需交贷款金额5%的“手续费”,就能通过特殊渠道帮吴女士从银行贷到款。吴女士心动了,想着快速拿钱周转,便按中介人员的要求,将身份证、营业执照等资料都发了过去,还转了1万元手续费。

过了几天,中介人员又联系吴女士,说银行方审核出了点问题,需再交2万元“保证金”才能确保贷款成功。吴女士虽有些犹豫,但想到已经交了1万元,担心之前的钱打水漂,就又转了2万元。可此后,中介人员却再也联系不上了,吴女士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赶紧报了警。

 

二、风险剖析

1、虚假承诺诱导:非法金融中介抓住消费者急需资金心理,以低息、快速放款、无需抵押等虚假承诺为诱饵,吸引消费者上钩。

2、巧立名目收费:在放款前,以手续费、保证金、信用提升费等各种名目骗取费用,一旦消费者转账,便消失不见。

3、信息泄露风险:消费者提供的身份证、营业执照等重要信息,可能被非法中介用于其他违法活动,带来更多隐患。

 

三、温馨提示

1、选择正规机构:办理贷款要选择银行等持牌金融机构,可通过官方网站、网点咨询,切勿轻信网络广告和陌生电话。

2、谨慎转账汇款:正规金融机构不会在贷款发放前收取任何费用,遇到要求提前转账的,务必提高警惕,切勿盲目转账。

3、保护个人信息:不随意向不明机构或个人透露重要信息,避免信息泄露带来风险。

       4、及时报警:若发现被骗,应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维护自身合法权益。